1.网络下载分享:
1.1:火狐自带下载:用于小文件。
1.2:火狐扩展,DownThemAll!:多线程,用于较大的文件。
1.3:BT下载:Transmission 系统默认自带。
1.4:电驴下载:MLdonkey
2.影音播放:
2.1:视频:Mplayer+SMPlayer
2.2:音乐:Audacious+osd-lyrics
Audacious皮肤目录:
/home/(用户名)/.local/share/audacious/Skins (当前用户)
/usr/share/audacious/Skins(所有用户)
osd-lyrics:http://code.google.com/p/osd-lyrics/
(安装方法见wiki,推荐用ppa)
3.中文输入法: sunpinyin
4.看图软件:
4.1:comix 适合看漫画用
搜索
2011-01-30
2011-01-29
个人喜欢的火狐扩展和一些火狐使用小技巧
插件:
1.Adblock Plus : 广告拦截。
2.Tab Mix Plus : 标签界面管理。
3.DownThemAll! : Http/Ftp 下载管理器。
4.Abduction! : 可以把网页存为png格式的图像。 安装完后,在”文件=》save page as image“,然后选择保存网页的区域即可。
5.Fox Splitter :可分割页面,不需要开多个窗口再改变窗口大小了。
6.FireGestures:鼠标手势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小技巧:
1.前进:Alt+右方向键,后退:Alt+左方向键
2.上一个标签页:Ctrl+PageUp,下一个标签页:Ctrl+PageDown
获取地址:https://addons.mozilla.org/zh-CN/firefox/
1.Adblock Plus : 广告拦截。
2.Tab Mix Plus : 标签界面管理。
3.DownThemAll! : Http/Ftp 下载管理器。
4.Abduction! : 可以把网页存为png格式的图像。 安装完后,在”文件=》save page as image“,然后选择保存网页的区域即可。
5.Fox Splitter :可分割页面,不需要开多个窗口再改变窗口大小了。
6.FireGestures:鼠标手势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小技巧:
1.前进:Alt+右方向键,后退:Alt+左方向键
2.上一个标签页:Ctrl+PageUp,下一个标签页:Ctrl+PageDown
2011-01-28
安装ibus-cloud-pinyin 拼音输入法
ibus的拼音还是不好用,本来是想安装fcitx的,但是考虑到之后还得安装法语输入法,怕ibus和fcitx不能共存什么的,就想着去找ibus自带拼音的改良办法,结果在论坛搜到了这个云拼音。
1.更新ibus:
点击“ibus输入法=》关于”,就可以看到ibus到版本。
我的ubuntu 10.04 lucid自带的ibus版本是1.20。
在“系统=》系统管理=》软件源”的“其他软件”页选择添加,然后输入“deb http://ppa.launchpad.net/ibus-dev/ibus-1.3-lucid/ubuntu lucid main
”。
添加后,打开终端,输入“sudo apt-get update”。
之后再输入“sudo apt-get install ibus ibus-pinyin”,完成后,在桌面上方点击ibus输入法,重新启动。然后再看版本,我更新后是1.3.9,满足安装云拼音的条件了。
2.解决依赖问题:
在终端输入:sudo aptitude install liblua5.1-0-dev liblua5.1-socket2 libsqlite3-dev libibus-dev libnotify-dev lua5.1 libgee-dev valac sqlite3 libibus-dev
然后看终端显示的信息自行选择,我是有提示11个已安装的软件版本高于这个命令所提供的软件,所以没选择降低。一路顺风顺水,继续下一步。
3.安装和变异ibus-cloud-pinyin:
在终端依次输入以下命令(带引号的为命令,其他为我个人加的解释):
“svn checkout http://ibus-cloud-pinyin.googlecode.com/svn/trunk/ ibus-cloud-pinyin-read-only” :获取源码包。
“cd /(用户名)/ibus-cloud-pinyin-read-only” :我使用上一个命令后,获取的文件夹是在我的用户硬盘下的。在输入这条命令钱,最好先找到下载过来的文件夹,确保地址无误,防止出错。
“sudo chmod 755 *”:这个是用来更改权限的,默认用户是没有管理员权限,关于这个命令的具体可以看这里:Linux/Ubuntu chmod命令详解使用格式和方法 http://os.51cto.com/art/200811/87943.htm 。
“sudo make && sudo make install” :进行编译,安装。
这样就安装成功了,然后重启ibus输入法(点击ibus输入法=》重新启动)。重启后在ibus输入法首选项,输入法页里就能找到cloud pinyin了,添加使用即可。
“全局配置文件”在“/usr/share/ibus-cloud-pinyin/lua/config.lua”,双击打开后可以查看具体配置信息,对计算机上的所有用户起效。
“用户配置信息”在“(用户路径)/.config}/ibus/cloud-pinyin/config.lua”,更改只对对应用户生肖。注意.config是隐藏文件夹,找不到的话,请查看=》显示隐藏文件。
4.我安装时碰见到错误:
这个错误是valac版本太低造成的,在终端里输入“valac --version”就可以看版本了,需要到是0.10.0。
我到版本是0.8.0,不符合。于是去安装吧。
点击http://download.gnome.org/sources/vala/0.10/vala-0.10.0.tar.bz2,下载压缩包,然后解压缩出来。
在终端输入“cd /(路径)/vala-0.10.0/”,注意确保路径正确。
“sudo ./configure”
“sudo make && sudo make install” (如果碰见权限不够的情况,善用“sudo chmod 755 * ”。
不要以为安装完成就好了,还差一步呢。不过这时输入“valac --version”就能看见是0.10.0了,不是的肯定是哪步出错了。
最后一步“sudo cp codegen/.libs/libvala-0.10.so.0 /lib/”。不要忘记这步,我第一次就以为安装好就行了,结果出现这个错误:
安装完成后,输入顺心很多。选词顺序方面有点不习惯(例如打d之类单单只是一个字开头字母是没法出现字的),不过等熟悉之后,再改下设置就行了。
5.简体 繁体:
安装后是简体,ctrl+shift+L,是默认简繁转换快捷键。但是我按了之后没反应,在项目首页上找到,简繁需要opencc支持。
可以选择在debian上搜现成的deb包,或者在项目主页上下载压缩包自己安装。
我是下到压缩包,安装过程如下:
解压开文件夹名为opencc-0.2.0,按照INSTALL里的说明安装。
打开终端,输入cd /home/(路径)/opencc-0.2.0, 之后再输入mkdir build,在文件夹下新建build文件夹,之后cd build。然后输入“cmake -DCMAKE_INSTALL_PREFIX=/usr -DCMAKE_BUILD_TYPE=Release -D ENABLE_GETTEXT:BOOL=ON ..”,如果提示cmake没安装的话,输入sudo apt-get install cmake安装。之后再输入 sudo make && make install,如无意外就安装成功了。
重启输入法后,再用简繁快捷键就可以看见输入法栏里”体“和”體”互换了。
本以为是像搜狗一样,按了之后就能是繁体字了。可是选字那里还是简体,就纳闷了。
翻了几页后,可以看见繁体字,难道这就是简繁互换了?之后,在简体状态下,也是可以找到繁体字。因为安装之前没注意翻页后是否有繁体字,所以没法确定自己是成功实现来简繁互换,暂时只能是这样了。
参考资料:
ibus-cloud-pinyin 项目页面: http://code.google.com/p/ibus-cloud-pinyin/
中文wiki/ibus : http://wiki.ubuntu.org.cn/IBus
编译安装ibus云输入法ibus-cloud-pinyin: 编译安装ibus云输入法ibus-cloud-pinyin
和上贴中的34楼:http://forum.ubuntu.org.cn/viewtopic.php?f=8&t=291702&start=33#wrapheader
1.更新ibus:
点击“ibus输入法=》关于”,就可以看到ibus到版本。
我的ubuntu 10.04 lucid自带的ibus版本是1.20。
在“系统=》系统管理=》软件源”的“其他软件”页选择添加,然后输入“deb http://ppa.launchpad.net/ibus-dev/ibus-1.3-lucid/ubuntu lucid main
”。
添加后,打开终端,输入“sudo apt-get update”。
之后再输入“sudo apt-get install ibus ibus-pinyin”,完成后,在桌面上方点击ibus输入法,重新启动。然后再看版本,我更新后是1.3.9,满足安装云拼音的条件了。
2.解决依赖问题:
在终端输入:sudo aptitude install liblua5.1-0-dev liblua5.1-socket2 libsqlite3-dev libibus-dev libnotify-dev lua5.1 libgee-dev valac sqlite3 libibus-dev
然后看终端显示的信息自行选择,我是有提示11个已安装的软件版本高于这个命令所提供的软件,所以没选择降低。一路顺风顺水,继续下一步。
3.安装和变异ibus-cloud-pinyin:
在终端依次输入以下命令(带引号的为命令,其他为我个人加的解释):
“svn checkout http://ibus-cloud-pinyin.googlecode.com/svn/trunk/ ibus-cloud-pinyin-read-only” :获取源码包。
“cd /(用户名)/ibus-cloud-pinyin-read-only” :我使用上一个命令后,获取的文件夹是在我的用户硬盘下的。在输入这条命令钱,最好先找到下载过来的文件夹,确保地址无误,防止出错。
“sudo chmod 755 *”:这个是用来更改权限的,默认用户是没有管理员权限,关于这个命令的具体可以看这里:Linux/Ubuntu chmod命令详解使用格式和方法 http://os.51cto.com/art/200811/87943.htm 。
“sudo make && sudo make install” :进行编译,安装。
这样就安装成功了,然后重启ibus输入法(点击ibus输入法=》重新启动)。重启后在ibus输入法首选项,输入法页里就能找到cloud pinyin了,添加使用即可。
“全局配置文件”在“/usr/share/ibus-cloud-pinyin/lua/config.lua”,双击打开后可以查看具体配置信息,对计算机上的所有用户起效。
“用户配置信息”在“(用户路径)/.config}/ibus/cloud-pinyin/config.lua”,更改只对对应用户生肖。注意.config是隐藏文件夹,找不到的话,请查看=》显示隐藏文件。
4.我安装时碰见到错误:
自己那个错误在终端上找不到来,复制下ubuntu论坛里到,都是一样的信息:
:: Generating C files for ibus-engine-cloud-pinyin ...
valac `cat valac-flags.txt` --pkg posix --thread --enable-checking --vapidir=. --disable-warnings -C main.vala dbus-binding.vala pinyin-utils.vala frontend-utils.vala config.vala database.vala lua-binding.vala ibus-engine.vala
main.vala:28.7-28.22: error: The name `thread_init' does not exist in the context of `DBus'
DBus.thread_init();
^^^^^^^^^^^^^^^^
Compilation failed: 1 error(s), 0 warning(s)
make[1]: *** [main.c] 错误 1
make[1]:正在离开目录 `/home/level0/ibus-cloud-pinyin-read-only/src'
make: *** [src/ibus-engine-cloud-pinyin] 错误 2
这个错误是valac版本太低造成的,在终端里输入“valac --version”就可以看版本了,需要到是0.10.0。
我到版本是0.8.0,不符合。于是去安装吧。
点击http://download.gnome.org/sources/vala/0.10/vala-0.10.0.tar.bz2,下载压缩包,然后解压缩出来。
在终端输入“cd /(路径)/vala-0.10.0/”,注意确保路径正确。
“sudo ./configure”
“sudo make && sudo make install” (如果碰见权限不够的情况,善用“sudo chmod 755 * ”。
不要以为安装完成就好了,还差一步呢。不过这时输入“valac --version”就能看见是0.10.0了,不是的肯定是哪步出错了。
最后一步“sudo cp codegen/.libs/libvala-0.10.so.0 /lib/”。不要忘记这步,我第一次就以为安装好就行了,结果出现这个错误:
:: Generating C files for ibus-engine-cloud-pinyin ...
valac `cat valac-flags.txt` --pkg posix --thread --enable-checking --vapidir=. --disable-warnings -C main.vala dbus-binding.vala pinyin-utils.vala frontend-utils.vala config.vala database.vala lua-binding.vala ibus-engine.vala
valac: error while loading shared libraries: libvala-0.10.so.0: cannot open shared object file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
make[1]: *** [main.c] 错误 127
make[1]:正在离开目录 `/home/hun/ibus-cloud-pinyin-read-only/src'
make: *** [src/ibus-engine-cloud-pinyin] 错误 2
hun@hun-desktop:~/ibus-cloud-pinyin-read-only$ cd home/hun/下载/vala-0.10.0/
bash: cd: home/hun/下载/vala-0.10.0/: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
安装完成后,输入顺心很多。选词顺序方面有点不习惯(例如打d之类单单只是一个字开头字母是没法出现字的),不过等熟悉之后,再改下设置就行了。
5.简体 繁体:
安装后是简体,ctrl+shift+L,是默认简繁转换快捷键。但是我按了之后没反应,在项目首页上找到,简繁需要opencc支持。
opencc项目主页:http://code.google.com/p/opencc/
可以选择在debian上搜现成的deb包,或者在项目主页上下载压缩包自己安装。
我是下到压缩包,安装过程如下:
解压开文件夹名为opencc-0.2.0,按照INSTALL里的说明安装。
打开终端,输入cd /home/(路径)/opencc-0.2.0, 之后再输入mkdir build,在文件夹下新建build文件夹,之后cd build。然后输入“cmake -DCMAKE_INSTALL_PREFIX=/usr -DCMAKE_BUILD_TYPE=Release -D ENABLE_GETTEXT:BOOL=ON ..”,如果提示cmake没安装的话,输入sudo apt-get install cmake安装。之后再输入 sudo make && make install,如无意外就安装成功了。
重启输入法后,再用简繁快捷键就可以看见输入法栏里”体“和”體”互换了。
本以为是像搜狗一样,按了之后就能是繁体字了。可是选字那里还是简体,就纳闷了。
翻了几页后,可以看见繁体字,难道这就是简繁互换了?之后,在简体状态下,也是可以找到繁体字。因为安装之前没注意翻页后是否有繁体字,所以没法确定自己是成功实现来简繁互换,暂时只能是这样了。
2011-01-27
给firefox安装adobe flash player
想上youtube,结果提示需要安装flash player。32位,直接有deb包下载,从这里http://get.adobe.com/cn/flashplayer/,下拉菜单中可以找到deb包。奈何我是64,只好求助网络了。
基本上,下载解压都没问题,复制文件到对应文件夹就碰见麻烦了。
一种是复制到/usr/lib/mozilla/plugins,
另一种是复制到(用户名)/.mozilla/plugins。
因为第二种只是对指定用户起效,保险起见,选择第二种。
开始时怎么都找不到mozilla这个文件夹,用搜索功能只找到根目录下的。后来才发现得在“文件浏览器”=》“查看”里勾上“显示隐藏文件夹”。
这下终于有了.mozalla,可是点开后没plugins,又没招了。最后尝试新建一个文件夹,把下载解压来的libflashplayer.so复制进去。
人太笨,新建文件夹的时候plugins少了个s,重启firefox后还是无法播放flash。还以为自己做错了,后来再查看文件夹的时候发现这个低级错误。
64位下,还要注意要把libflashplayer.so文件重命名为Adobe® Flash® Player "Square".so。然后重启firefox,搞定。
参考:
安装Flash Player 10.1 http://wiki.ubuntu.org.cn/Flash
基本上,下载解压都没问题,复制文件到对应文件夹就碰见麻烦了。
一种是复制到/usr/lib/mozilla/plugins,
另一种是复制到(用户名)/.mozilla/plugins。
因为第二种只是对指定用户起效,保险起见,选择第二种。
开始时怎么都找不到mozilla这个文件夹,用搜索功能只找到根目录下的。后来才发现得在“文件浏览器”=》“查看”里勾上“显示隐藏文件夹”。
这下终于有了.mozalla,可是点开后没plugins,又没招了。最后尝试新建一个文件夹,把下载解压来的libflashplayer.so复制进去。
人太笨,新建文件夹的时候plugins少了个s,重启firefox后还是无法播放flash。还以为自己做错了,后来再查看文件夹的时候发现这个低级错误。
64位下,还要注意要把libflashplayer.so文件重命名为Adobe® Flash® Player "Square".so。然后重启firefox,搞定。
标签:
firefox,
flash player
2011-01-17
Ubuntu安装完系统后的一些基本设置
真实辛苦,安装好ubuntu就行了吗?其实这只是个开始,昨晚安装好的,今晚才顺利地流利打出中文来。系统自带的还真是抽阿,完全不行。接下来还有一堆设置呢。
好在社区和wiki上资料很多,不过还是有些比较迷糊,就着我自己参考的设置资料,来看看一些我比较迷糊到地方。
基本上照着做就是。
其他工具软件:
1.Ubuntu tweak 是初学者很有用到设置ubuntu软件。下了两个deb包,打开安装的时候都弹出说无法满足依赖关系,最后下来这个才终于安装成功:
Ubuntu Tweak 0.5.10 deb packages for Karmic, Lucid and Maverick。
然后在应用程序=》系统工具里就能找到Ubuntu tweak了。
后来发现无法安装之前下载到deb包到原因了,原来是版本不对,还以为后面那些单词什么用的呢。看来版本到代号很常用啊。 karmic = 9.10,lucid = 10.04, maverick = 10.10, natty = 11.04。下载前还是得看清楚。
2.Ailurus 也是很有用的图形界面系统设置工具,这次我看清版本下载了。
使用Ailurus,做一些简单有用的设置:
2.1.”系统设置=》图标“,在桌面图标里把”显示挂载的卷的图标“的勾去掉,这样桌面上就不会出现每次你访问后挂载的图标了。
2.2.善用软件安装功能,第一次运行可能会提示要更新,选是即可。在这里可以找到很多开源软件,而且有介绍,并附加了命令行。一般只要勾选想安装的软件,然后点应用,ailurus就会自动打开终端,进行处理,简单容易。
其他功能的解释也很详细,对初学者很有帮助,不会觉得糊里糊涂。
3.在“安装压缩工具“的时候,unrar 分 free和 non-free,暂时安装来免费版本的。据说收费版本40天之后就不能用了,具体不清楚,以后了解了到话补上。最好是安装non-free的。不然解压rar压缩文件可能是空,我安装了non-free版后就没这问题了。
据说google到chrome浏览器速度是最快的,不过用火狐这么多年了,不想换,于是继续火狐吧。页面里说火狐linux下比windows下慢,得做些设置,于是乎,新手的我照做就行了。
1.BleachBit:打开新立得就能搜到。一个文件清理工具,除来firefox之外还能设置系统其他文件的清理,基于需要手动勾选,手动清理,所以也没必要设置开机启动。想清理的时候清理下。暂时对系统没认识,于是只是敢勾firefox相关栏里需要的选项。使用这类软件还是得务必小心,宁可少选也不可选错。只选自己了解的部分,自带到介绍倒是很不错,对各个选项有个基本认识。
然后改了一下历史记录到天数,别到设置暂时没动,与其懵懂无知导致问题,还不如就接受现在的设置。以后觉得firefox真到慢了再说。
好在社区和wiki上资料很多,不过还是有些比较迷糊,就着我自己参考的设置资料,来看看一些我比较迷糊到地方。
参考资料:
1.ubuntu速配指南9.10 :http://wiki.ubuntu.org.cn/Qref/Karmic
基本上照着做就是。
其他工具软件:
Ubuntu tweak 和 ailurus 选一个安装即可。
1.Ubuntu tweak 是初学者很有用到设置ubuntu软件。下了两个deb包,打开安装的时候都弹出说无法满足依赖关系,最后下来这个才终于安装成功:
Ubuntu Tweak 0.5.10 deb packages for Karmic, Lucid and Maverick。
然后在应用程序=》系统工具里就能找到Ubuntu tweak了。
后来发现无法安装之前下载到deb包到原因了,原来是版本不对,还以为后面那些单词什么用的呢。看来版本到代号很常用啊。 karmic = 9.10,lucid = 10.04, maverick = 10.10, natty = 11.04。下载前还是得看清楚。
2.Ailurus 也是很有用的图形界面系统设置工具,这次我看清版本下载了。
使用Ailurus,做一些简单有用的设置:
2.1.”系统设置=》图标“,在桌面图标里把”显示挂载的卷的图标“的勾去掉,这样桌面上就不会出现每次你访问后挂载的图标了。
2.2.善用软件安装功能,第一次运行可能会提示要更新,选是即可。在这里可以找到很多开源软件,而且有介绍,并附加了命令行。一般只要勾选想安装的软件,然后点应用,ailurus就会自动打开终端,进行处理,简单容易。
其他功能的解释也很详细,对初学者很有帮助,不会觉得糊里糊涂。
3.在“安装压缩工具“的时候,unrar 分 free和 non-free,
参考资料:
2.Firefox加速 :http://wiki.ubuntu.org.cn/Firefox%E5%8A%A0%E9%80%9F
据说google到chrome浏览器速度是最快的,不过用火狐这么多年了,不想换,于是继续火狐吧。页面里说火狐linux下比windows下慢,得做些设置,于是乎,新手的我照做就行了。
1.BleachBit:打开新立得就能搜到。一个文件清理工具,除来firefox之外还能设置系统其他文件的清理,基于需要手动勾选,手动清理,所以也没必要设置开机启动。想清理的时候清理下。暂时对系统没认识,于是只是敢勾firefox相关栏里需要的选项。使用这类软件还是得务必小心,宁可少选也不可选错。只选自己了解的部分,自带到介绍倒是很不错,对各个选项有个基本认识。
然后改了一下历史记录到天数,别到设置暂时没动,与其懵懂无知导致问题,还不如就接受现在的设置。以后觉得firefox真到慢了再说。
订阅:
博文 (Atom)